

↑知安徽地理,道江淮人文
这里是安徽最北的地方
被誉为是“中国酥梨之乡”
“中国武术之乡”
“中国唢呐之乡”
这里就是
|
砀山
(砀山在安徽的位置,标注@上骑艺林)
|
砀山地理位置很特殊
位于皖、苏、鲁、豫四省七县交界之处
砀山县城所在经纬度为
东经116°34′、北纬34°42′
正好处在北京天安门正南与
西安兵马俑正东交汇点处
(砀山梨花广场,摄影师@天晴生物)
|
砀山属平原地带
地势较为平坦
黄河故道横穿县境
(黄河故道,图片源自@砀山酥梨网)
砀山属于黄泛区
大部分平原由黄河冲积而成
由于黄河屡次泛滥及改道
地势起伏,岗、坡、洼相间
(砀山卫星地图,制图@上骑艺林)
|
砀山历史悠久,自秦置砀郡
至今已有2227年建城史
砀山之名由芒砀山的砀字而来
《水经注》:“获水又东迳砀县故城北,秦立砀郡,盖取山之名。”
“砀”字的意思是有花纹的石头
此种石头不仅有花纹而且洁白光亮
古时无玻璃,多采用为装饰品
尤其妇女最喜爱它
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玄玄至砀而远照。”
(秦·砀郡,制图@上骑艺林)
|
芒砀山
古称砀山
被誉为“汉兴之地”
现属于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
(芒砀山与砀山县,制图@上骑艺林)
芒砀山形成于燕山中晚期
面积有16平方公里
共有大小山丘20余座
芒砀山主峰居中
海拔高度156.8米
(芒砀山风光,图片源自@芒砀山旅游官网)
|
在历史上
芒砀山和砀山县是分分合合
隋大业六年
割彭城、瞧阳二郡之地置永城县
芒砀山划归永城县管辖
金兴定五年
升永城县为永州
辖下邑、砀山、郏三县
芒砀山一带又属砀山县辖
元至元二年
降永州为永城县
芒砀山一带再属永城县
此后再无改变
这就导致了今天砀山县无砀山
说起来也是一种遗憾
(芒砀山,摄影师@梦牵秦汉)
▎
今天的砀山县城
在秦朝时称下邑
如果从卫星地图上看砀山县老城
你会发现其像极了一枚古代铜钱
外圆内方、颇为有趣
(砀山县,标注@上骑艺林,底图源自@天地图)
|
唐朝末年
砀山出了一位皇帝
他便是 朱温
作为梁朝开国皇帝
朱温可谓是终结大唐第一人
他开启五代的第一个王朝—后梁
后梁的建立标志着大唐王朝的终结
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大分裂时期
(梁太祖·朱温)
|
梨都砀山
砀山因芒砀山而得名
而让砀山名扬天下的却是酥梨
提起砀山就会想到 砀山酥梨
作为中国传统三大名梨之首
砀山酥梨在乾隆时期就是朝廷贡品
其皮薄多汁、酥脆甘甜
果实硕大,黄亮型美的特点
深受人们的喜爱
(砀山酥梨)
从卫星地图上看黄淮大地
你会发现有一大片翠绿的地方
宛若黄淮平原上一颗璀璨的绿色珍珠
这里便是砀山一带的梨园
(酥梨分布图,制图@上骑艺林)
放大地图
一排排的梨树和村庄相间
真让人叹为观止
(梨树,图片源自@Google地图)
砀山梨树王树龄近300年
100年以上老梨树有6万余棵
可见砀山酥梨种植的历史悠久
(梨树王,图片源自@砀山政府网)
|
今天的砀山以酥梨形成了特色旅游产业
春来砀山是花的海洋
秋来砀山是硕果满园
砀山近百万亩连片果园
年产各类水果30亿斤
堪称世界之最
(梨花开放,摄影师@魅力绽放)
(丰收的喜悦,图片源自@砀山政府网)
安徽的“北极”砀山
在历史上曾经是饿殍满地的黄泛区
而今天的砀山却成为了
享誉中外的“梨都”
作为安徽的北大门
素有九州通衢、天下要冲之称
是安徽省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唯一通道